生物安全柜作为保护人员、实验室环境的重要安全设备,我们该怎么正确的使用?
( 一 ) 准备工作
1. 在开始工作以前,要清除生物安全柜内表面的污染。
2. 将物品放置于安全柜内,尽可能减少双臂的活动次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II 级生物安全柜台面前面和后面的进气格栅不能被物品阻挡。
② 物品尽可能放置在工作台后部靠近工作台边缘的位置。
③ 可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靠在后部放置。有生物危害性的废弃物袋、盛放废弃吸管的盘子等应放在安全柜内的某一侧。
④ 洁净的物品应放置在距离产生气溶胶器皿至少 15 cm 外,降低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⑤ 容易受紫外线损伤的实验样本可以在紫外线杀菌后的实验之前放入。
⑥ 不要在工作区内排放过多的物品。
3. 关闭操作前窗,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对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侧壁表面以及后壁内侧进行杀菌处理。
4. 稍微打开操作前窗,让生物安全柜工作区排气几分钟之后再开始工作。
( 二 ) 操作注意事项
1. 使用生物安全柜应穿好防护衣、护目镜、防护手套。
2. 在生物安全柜内,避免使用酒精灯等。使用明火会对气流产生影响,并且在处理挥发性物品和易燃物品时,也易造成危险。
3. 手和双臂伸入到生物安全柜中等待大约 1min 以便安全柜调整完毕并且让里面的空气 “ 扫过 ” 手和双臂的表面以后,才可以开始对物品进行处理。
4. 工作时,尽量减少手臂的移动,移动时要缓慢,防止干扰柜内气流。
5. 在工作台面上的实验操作应该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方向进行,所有操作在工作台面的中后部进行。
6. 实验室中容易溢出物,要用消毒纸巾擦拭干净。
7. 从安全柜内部拿取可能产生污染的物品时,一定要进行表面消毒处理。
( 三 ) 使用完毕后的处理
1. 用过的生物废物袋要系紧。
2. 对安全柜内壁、后壁、工作台面和前窗内侧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3. 没洗实验完毕,培养仪器设备要及时清理表面污染,并移出安全柜。
4. 在安全柜内移出手臂时,应进行表面消毒处理,然后垂直于工作区开口缓慢地移出。
5. 每次使用过生物安全柜后,应及时擦拭柜内的表面污迹,并用消毒剂进行擦拭。实验结束后,可用漂白剂溶液或 70% 酒精擦拭安全柜的工作台面、四周以及玻璃的内外侧。
6. 关闭前操作窗口并开启紫外灯。
( 四 ) 生物安全柜内溢洒的处理
1. 处理溢洒物时不要将头伸入安全柜内,也不要将脸直接面对前操作口,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
2. 如果溢洒的量不足 1ml 时,可直接用消毒灭菌剂浸湿的纸巾擦拭。
3. 容易破损可按以下操作:
① 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消毒灭菌剂的吸收材料,作用一定时间以发挥消毒灭菌作用;
② 在安全柜内对所戴手套消毒灭菌后,脱下手套;
③ 小心将吸收了溢洒物的纸巾 ( 或其他吸收材料 ) 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反复用新的纸巾 ( 或其他吸收材料 ) 将剩余物质吸净;
④ 破碎的玻璃或其他锐器要用镊子或钳子处理;
⑤ 用消毒灭菌剂擦拭或喷洒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视窗的内侧。
( 五 ) 定期维护
1. 每三个月更换一次预过滤器。
2. 每年更换一次紫外灯。
3. 生物安全实验室竣工后,在投入使用前,应提前安装完毕;生物安全柜被移动位置后;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检修后;现场检测应由专业人员按照生产商的说明对每一台生物安全柜的运行性能以及完整性进行评估,以检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安全柜防护效果的评估应该包括对安全柜的完整性、 HEPA 过滤器的泄漏、垂直气流的速度、工作窗口气流流向和平均风速、负压 / 换气次数、气流的烟雾模式以及警报和互锁系统进行测试。还可以选择进行漏电、光照度、紫外强度、噪音水平以及振动性测试。在进行这些测试时,检测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采用专门的技术和仪器设备。
5. 每周采用空气落菌数进行无菌检查。
6. 生物安全柜更换过滤器之前,必须先清除污染。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甲醛熏蒸由专业人员来处理污染。
